产品展示
赵孟頫去世前一个月的绝笔书,终于达到“人书俱老”境界,不输王羲之
2024-11-04
常有人批评赵孟頫的字“俗”,“俗”在何处呢?一是用笔较为拘谨,没有摆脱王羲之等名家的影响,导致创新不多;二是前朝遗老,在元朝为官始终小心谨慎,写字也不敢“放飞自我”,所以作品趋向于实用和简约,没有晋唐两宋那种气度和韵致了。
图片
除此之外,也有人认为赵孟頫的字“俗”,是因为过于精熟妍美,少了高古质朴之气,董其昌、傅山、王铎、沙孟海等就持此观点。但是,我们也要明白一个问题,就是赵孟頫在技法层次做的非常好,没有人会批评他“学艺不精”,而且在赵氏60多年的人生中,也有写出过不少“神品”。
图片
尤其是在他晚年辞官以后,终于能以一个隐士的身份自由抒发内心所想,这段时间内他的作品或老辣豪放、或婀娜秀致,随心所欲而不逾矩,最值得我们学习。其中写于至治二年(1322年)闰五月二十日的《疮痍帖》,被誉为赵孟頫一生的“收官之作”,终于达到了“人书俱老”境界。
图片
不到一个月后,六月十六日69岁的赵孟頫便病逝于家中。《疮痍帖》是赵孟頫写给中峰明本禅师的信件,全卷共16行、183字,字径大小约3厘米。在信中,赵孟頫参透生死,心境开阔,令人钦佩。此作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馆。
图片
释文为:“和南再拜中峰和上老师侍者。弟子赵孟頫谨封。弟子赵孟頫和南再拜 中峰和上老师侍者:孟頫政已久不上状,测闻苦疮痍之疾,深助耿耿,而贱体亦为老病所缠,眠时日减,略无佳况,大拙来收两书,第二书报以中示寂,不觉失声。盖平生荷以中主为相爱,今其长往,固是无可深悲,但人情世端,自不能已耳。和上年来多病,恐亦不必深恼,人谁无死,如空华然,此不待弟子言也。惠茶领次知感,因大拙还,草草具答,时中为珍重之祝。不宣。弟子赵孟頫和南再拜,闰月廿日。”
图片
不论是明本,还是赵孟頫,此时都已经年老多病,“人谁无死,如空华然”充满禅意和智慧。纵观书法史,笔法精湛、哲理深沉、气韵生动这三者完美合一的作品不多,《兰亭序》《疮痍帖》是其中代表。
图片
此作用笔娴熟,尖锋起笔,入纸后动作较多,衄挫、调锋、蓄力、绞转,行笔中锋为主,笔画苍劲婀娜,骨肉兼备,勾挑含蓄、圭角内藏。转折处如折钗股,结字欹侧多变,字迹大小错落,收放自如。章法上下密、左右疏,用墨浓淡得宜。从第一个字到结尾,洋洋洒洒、一气呵成。
图片
明代书法家邢侗认为:“右军以后惟赵吴兴得正衣钵,唐、宋人皆不及也。”以此帖来看,的确如此!
图片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